來源:百陶會官網發布日期:2016-07-04 09:42:59
【導讀】十二年前,初出茅廬的殷海珺還是個極限運動愛好者,堅韌、果敢、無知無畏。結婚生子,蟄伏四年,華麗轉身投入陶藝教育。由動到靜,從打拼生活到享受生活,正是這份事業,給她和她的家庭帶來了從未有過的改變。
本期人物:
殷海珺
蘇州功夫小瓷、常熟功夫小瓷創始人、總經理
2003年大學畢業后,殷海珺進入蘇州某公司做極限運動項目銷售,次年拿到了攀巖教練證,為了推廣公司的攀巖項目,她幾乎常年經常奔波各地,有時候還親自披甲上陣,飛檐走壁地給客戶做攀巖演示和指導。工作四年后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,她逐漸意識到,人生,最終還得回歸家庭。為了組建一個家,個人愛好有時候不得不放下。結婚生子后,她主動向公司遞交辭呈,放棄做了酷愛的極限運動,蟄伏在家做起了全職太太。
時間一晃又是四年。孩子慢慢長大了,上幼兒園了,她閑著的時間也越來越多。一個人在家的時候,她不止一次問自己:這還是那個無所畏懼的自己嗎?除了相夫教子自己還能做什么?有沒有另外一種方式來實現自己的夢想?在她看來,婚姻是兩個人的事,是應該兩個人一起去打拼未來營造幸福的。這個念頭越來越強烈。她認真的跟先生徹夜長談了一回,先生對他的想法很支持,讓她好好的做一下市場調查,找一個自己夢想的、能夠有所成就的、同時還能照顧到家庭的項目。可是,要同時滿足這三大條件的項目,上哪去找?
機緣巧合,有一次殷海珺去景德鎮看望在部隊服役的叔叔時,參觀了正在舉辦的瓷博會,突發奇想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玩玩陶藝。在景德鎮,隨意走進一條小巷,都碰得到陶藝店,看著一塊塊泥巴在他們手中輕盈的舞動,旋即變成一個個靈動曼妙的藝術品,殷海珺試著坐在拉坯機前,雙手握著泥巴,那一刻,仿佛世界靜止了,所有的困擾都煙消云散了,原來陶藝竟有這般魅力!她了解到,陶藝看似簡單,但里面承載的東西非常多,這個行業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,而且門檻不高,只要趕早做,一定有機會做到行業的前列。找一個項目,要求夢想的、能夠有所成就的、還能照顧到家庭的……這不就是陶藝嘛!
2012年2月,殷海珺在網上找到了當時還在做陶藝加盟的功夫小瓷,專程上門學習了一個星期。接下來,選址裝修、設計課程、引進設備,4月份,她的第一個陶吧在蘇州工業園一個小區里開業了,面積僅有幾十平方,幾臺拉坯機、一臺電窯。由于從零開始,她自己除了帶課之外還分身跑市場。在她的努力和先生的支持下,陶吧人氣越來越旺,有上班族還有中小學生,還有慕名而來體驗的。每逢周末的時候,陶吧“人滿為患”,甚至還要提前預約。在功夫小瓷的支持和丈夫的幫助下,殷海珺將陶吧擴展為陶藝教室,對學員進行分班教學,少兒和成人分開,這樣既便于管理又達到了因人施教的目的。
從事陶藝項目以后,殷海珺的生活變了,又像原來做攀巖一樣充滿了激情。她每天最享受的時刻,就是白天,握著孩子的小手,捧著旋轉的泥,看著它一會兒變成杯兒、一會變成瓶兒、又一會兒變成碗兒……然后晚上,回到家里,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享受家庭的溫馨。生活其實不就可以這么簡單嗎?為什么一定要在職場的明爭暗斗里掙扎?為什么一定要年紀輕輕卻為了家庭放棄自己所有的夢想?為什么明明有夢想,卻總要思前想后不去行動呢?
2014年初,殷海珺再度發力,將兩處陶藝教室合并為“蘇州功夫小瓷陶藝中心”(校區),面積達到200平方,吸收了功夫小瓷環創方案,并引入了功夫小瓷3-12歲全套課程。在外圍市場,她全力發揮自己擅長市場活動策劃的特長,和學校、地產公司、汽車4S店等開展各項市場活動,由于陶藝項目具有極強的拓客效應和客戶黏度,所以無論是學校,還是異業合作的談判都異常順利,廣受歡迎。陶藝的熱度,甚至吸引來了電視臺,當地的少兒活動中心還專門撥出陶藝教室,主動邀請她開設陶藝課程。現在,殷海珺的蘇州功夫小瓷,已有70多個固定學員,其中少兒占了百分之七十,合作學校(上班授課)有30多所,已經有不少小朋友上到了第三學年。
筆者問殷海珺,從事陶藝教育對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改變時,她回答說:雖然攀巖和陶藝表面上是一動一靜,但本質上,它們都是藝術的,自由、激情、真誠、善良、充滿想象、贏得尊重,這樣的生活不是職場白領、家庭主婦所能體會和享受的。具體來說,之前做極限運動項目擴展和教練時,雖然是我喜歡的,但經常出差無暇享受生活。現在,接觸了陶藝之后,才發現,享受有品質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。老公支持我,兒子也很懂事,他們放假的時候都會陪我玩一會兒泥巴。我以前個性比較好強也有些急躁,現在成熟了許多,我慢慢的喜歡上了陶藝也樂于傳播陶藝文化。收入方面,跟打工時候自然不可同日而語,由于陶藝越來越火爆,項目業績也是直線上升。同時,畢竟是自己做老板,工作狀態也更加自由,家庭、事業都可以兼顧。這樣的生活,才是自己從小夢寐以求的。
文章來源:http://www.summer-esports.com/2016/taoyijingying_0704/326.html 百陶會原創,轉載請保留出處!